立磨运行画面对比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17-11-09 浏览次数:423
根据一线原料立磨和未命名原料立磨的运行画面,从原料、工艺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原料磨的运行现状及针对运行现状建议采取的措施。不足之处,请包涵并指正。
一、 原材料对比
从表中原材料种类及配比结构分析:石灰石配比接近,最大区别在于一线原料磨使用了高硅砂土和煤渣,未命名原料磨使用了粉砂岩,两类配比总和接近,从材料性质可推断出:一线原料磨所使用的原材料较未命名原料材料难磨。
二、 立磨运行参数对比
两线均采用了独立风机系统,便于立磨稳产和调节,从整个系统分析,两线运行应该还比较平稳,但一线原料磨运行时间肯定比未命名原料磨时间长,使用变频技术减少了一部份电耗高的不足,但未命名线开机时间短,可避峰使用谷电进行生产,同时增加了立磨的维护时间,同样有利于立磨运行。但具体运行成本需要根据企业用电特点、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从参数对比分析:一线原料立磨产量偏低,压力低,振动稍偏大,立磨出口温度低。推断生料细度可能粗。
综合对比:一线优势使用了变频节能技术,降低了电耗。不足:台时产量低,生料质量对整条线应该有掣肘的现象。未命名线应该是比较正常的,适合整条线的生产。
一线原料磨原因分析:主要是原材料引起的,生、熟料成中硅率应比较高,原材料中结晶硅含量比较高,煤渣中可能含铁质也比较多,造成材质耐磨,同时易引起磨振动,给操作带来难度,所以参数中显示研磨压力偏低、喷水量大、料层偏薄、出口温度低等就相对合理,因此从整体看,它可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建议一线原料磨注意几点:
1、 原材料喂料的除铁设备要有并正常使用:从画面中似乎没有或安装位置不对,应安装在入磨皮带上,特别注意煤渣是否在除铁设备前方(画面中没有显示)。
2、 从材料选择上尽可能考虑使用粉质页岩或粘土类材料,或降低高硅质砂土的比例,熟料质量不仅与成份有关,但更与煅烧有关,寻找更适合公司特点的配料方案同时利于立磨的生产和效益提高。
3、 原材料的入磨平均粒度探讨是否有适当降低的可能性和均齐性的提高,特别是石灰石和高硅砂土。
4、 立磨参数可寻求适当调整,如增加压力,适当提高料层厚度,减少喷水量。
5、 探求磨内喂料点是否适宜、喷水位置是否适宜。
6、 检查磨内选粉机叶片的磨损、方向角度是否发生变化。
7、 系统漏风的检查和阀门开度对应检查。
8、 其它如寻求进风口面积和分布是否适合系统工况。
一、 原材料对比
线别 | 一线原料立磨 | 未命名原料立磨 |
原材料 | 石灰石(80\%)、高硅砂土(14\%)、铁粉、煤渣(3\%) | 石灰石(80\%)、粉砂岩(17\%)、硫酸渣 |
材料易磨性推断 | 难磨 | 易磨 |
从表中原材料种类及配比结构分析:石灰石配比接近,最大区别在于一线原料磨使用了高硅砂土和煤渣,未命名原料磨使用了粉砂岩,两类配比总和接近,从材料性质可推断出:一线原料磨所使用的原材料较未命名原料材料难磨。
二、 立磨运行参数对比
参数名称 | 一线原料立磨 | 未命名原料立磨 |
喂料量(t/h) | 374.4 | 492.4 |
研磨压力 | 105 | 120 |
料层厚度 | 69.3 | 88 |
主减振动 | 1.5 | 1.2 |
磨主机电流 | 108 | 169 |
入磨温度 | 184 | 200 |
出磨温度 | 73.7 | 88 |
喷水 | 7.1 | 5.0 |
磨进口压力 | 590 | 973 |
磨出口压力 | 6470 | 8850 |
磨机压差 | 5980 | 5806 |
选粉机工况 | 26.6hz/132A | 1077n/242A |
循环斗提电流 | 39 | 28 |
入库提升电流 | 137 | 160 |
循环风机 入口压力 |
8462 | 9849 |
工艺区别 | 采用电机变频技术 | 未采用电机变频技术 |
两线均采用了独立风机系统,便于立磨稳产和调节,从整个系统分析,两线运行应该还比较平稳,但一线原料磨运行时间肯定比未命名原料磨时间长,使用变频技术减少了一部份电耗高的不足,但未命名线开机时间短,可避峰使用谷电进行生产,同时增加了立磨的维护时间,同样有利于立磨运行。但具体运行成本需要根据企业用电特点、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从参数对比分析:一线原料立磨产量偏低,压力低,振动稍偏大,立磨出口温度低。推断生料细度可能粗。
综合对比:一线优势使用了变频节能技术,降低了电耗。不足:台时产量低,生料质量对整条线应该有掣肘的现象。未命名线应该是比较正常的,适合整条线的生产。
一线原料磨原因分析:主要是原材料引起的,生、熟料成中硅率应比较高,原材料中结晶硅含量比较高,煤渣中可能含铁质也比较多,造成材质耐磨,同时易引起磨振动,给操作带来难度,所以参数中显示研磨压力偏低、喷水量大、料层偏薄、出口温度低等就相对合理,因此从整体看,它可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建议一线原料磨注意几点:
1、 原材料喂料的除铁设备要有并正常使用:从画面中似乎没有或安装位置不对,应安装在入磨皮带上,特别注意煤渣是否在除铁设备前方(画面中没有显示)。
2、 从材料选择上尽可能考虑使用粉质页岩或粘土类材料,或降低高硅质砂土的比例,熟料质量不仅与成份有关,但更与煅烧有关,寻找更适合公司特点的配料方案同时利于立磨的生产和效益提高。
3、 原材料的入磨平均粒度探讨是否有适当降低的可能性和均齐性的提高,特别是石灰石和高硅砂土。
4、 立磨参数可寻求适当调整,如增加压力,适当提高料层厚度,减少喷水量。
5、 探求磨内喂料点是否适宜、喷水位置是否适宜。
6、 检查磨内选粉机叶片的磨损、方向角度是否发生变化。
7、 系统漏风的检查和阀门开度对应检查。
8、 其它如寻求进风口面积和分布是否适合系统工况。
根据一线原料立磨和未命名原料立磨的运行画面,从原料、工艺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原料磨的运行现状及针对运行现状建议采取的措施。不足之处,请包涵并指正。
一、 原材料对比
从表中原材料种类及配比结构分析:石灰石配比接近,最大区别在于一线原料磨使用了高硅砂土和煤渣,未命名原料磨使用了粉砂岩,两类配比总和接近,从材料性质可推断出:一线原料磨所使用的原材料较未命名原料材料难磨。
二、 立磨运行参数对比
两线均采用了独立风机系统,便于立磨稳产和调节,从整个系统分析,两线运行应该还比较平稳,但一线原料磨运行时间肯定比未命名原料磨时间长,使用变频技术减少了一部份电耗高的不足,但未命名线开机时间短,可避峰使用谷电进行生产,同时增加了立磨的维护时间,同样有利于立磨运行。但具体运行成本需要根据企业用电特点、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从参数对比分析:一线原料立磨产量偏低,压力低,振动稍偏大,立磨出口温度低。推断生料细度可能粗。
综合对比:一线优势使用了变频节能技术,降低了电耗。不足:台时产量低,生料质量对整条线应该有掣肘的现象。未命名线应该是比较正常的,适合整条线的生产。
一线原料磨原因分析:主要是原材料引起的,生、熟料成中硅率应比较高,原材料中结晶硅含量比较高,煤渣中可能含铁质也比较多,造成材质耐磨,同时易引起磨振动,给操作带来难度,所以参数中显示研磨压力偏低、喷水量大、料层偏薄、出口温度低等就相对合理,因此从整体看,它可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建议一线原料磨注意几点:
1、 原材料喂料的除铁设备要有并正常使用:从画面中似乎没有或安装位置不对,应安装在入磨皮带上,特别注意煤渣是否在除铁设备前方(画面中没有显示)。
2、 从材料选择上尽可能考虑使用粉质页岩或粘土类材料,或降低高硅质砂土的比例,熟料质量不仅与成份有关,但更与煅烧有关,寻找更适合公司特点的配料方案同时利于立磨的生产和效益提高。
3、 原材料的入磨平均粒度探讨是否有适当降低的可能性和均齐性的提高,特别是石灰石和高硅砂土。
4、 立磨参数可寻求适当调整,如增加压力,适当提高料层厚度,减少喷水量。
5、 探求磨内喂料点是否适宜、喷水位置是否适宜。
6、 检查磨内选粉机叶片的磨损、方向角度是否发生变化。
7、 系统漏风的检查和阀门开度对应检查。
8、 其它如寻求进风口面积和分布是否适合系统工况。
一、 原材料对比
线别 | 一线原料立磨 | 未命名原料立磨 |
原材料 | 石灰石(80\%)、高硅砂土(14\%)、铁粉、煤渣(3\%) | 石灰石(80\%)、粉砂岩(17\%)、硫酸渣 |
材料易磨性推断 | 难磨 | 易磨 |
从表中原材料种类及配比结构分析:石灰石配比接近,最大区别在于一线原料磨使用了高硅砂土和煤渣,未命名原料磨使用了粉砂岩,两类配比总和接近,从材料性质可推断出:一线原料磨所使用的原材料较未命名原料材料难磨。
二、 立磨运行参数对比
参数名称 | 一线原料立磨 | 未命名原料立磨 |
喂料量(t/h) | 374.4 | 492.4 |
研磨压力 | 105 | 120 |
料层厚度 | 69.3 | 88 |
主减振动 | 1.5 | 1.2 |
磨主机电流 | 108 | 169 |
入磨温度 | 184 | 200 |
出磨温度 | 73.7 | 88 |
喷水 | 7.1 | 5.0 |
磨进口压力 | 590 | 973 |
磨出口压力 | 6470 | 8850 |
磨机压差 | 5980 | 5806 |
选粉机工况 | 26.6hz/132A | 1077n/242A |
循环斗提电流 | 39 | 28 |
入库提升电流 | 137 | 160 |
循环风机 入口压力 |
8462 | 9849 |
工艺区别 | 采用电机变频技术 | 未采用电机变频技术 |
两线均采用了独立风机系统,便于立磨稳产和调节,从整个系统分析,两线运行应该还比较平稳,但一线原料磨运行时间肯定比未命名原料磨时间长,使用变频技术减少了一部份电耗高的不足,但未命名线开机时间短,可避峰使用谷电进行生产,同时增加了立磨的维护时间,同样有利于立磨运行。但具体运行成本需要根据企业用电特点、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从参数对比分析:一线原料立磨产量偏低,压力低,振动稍偏大,立磨出口温度低。推断生料细度可能粗。
综合对比:一线优势使用了变频节能技术,降低了电耗。不足:台时产量低,生料质量对整条线应该有掣肘的现象。未命名线应该是比较正常的,适合整条线的生产。
一线原料磨原因分析:主要是原材料引起的,生、熟料成中硅率应比较高,原材料中结晶硅含量比较高,煤渣中可能含铁质也比较多,造成材质耐磨,同时易引起磨振动,给操作带来难度,所以参数中显示研磨压力偏低、喷水量大、料层偏薄、出口温度低等就相对合理,因此从整体看,它可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建议一线原料磨注意几点:
1、 原材料喂料的除铁设备要有并正常使用:从画面中似乎没有或安装位置不对,应安装在入磨皮带上,特别注意煤渣是否在除铁设备前方(画面中没有显示)。
2、 从材料选择上尽可能考虑使用粉质页岩或粘土类材料,或降低高硅质砂土的比例,熟料质量不仅与成份有关,但更与煅烧有关,寻找更适合公司特点的配料方案同时利于立磨的生产和效益提高。
3、 原材料的入磨平均粒度探讨是否有适当降低的可能性和均齐性的提高,特别是石灰石和高硅砂土。
4、 立磨参数可寻求适当调整,如增加压力,适当提高料层厚度,减少喷水量。
5、 探求磨内喂料点是否适宜、喷水位置是否适宜。
6、 检查磨内选粉机叶片的磨损、方向角度是否发生变化。
7、 系统漏风的检查和阀门开度对应检查。
8、 其它如寻求进风口面积和分布是否适合系统工况。